close
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太極拳本即有形,而能有中生無,與其他拳術之不同者在於反復,及用柔。能反復生纏勁,非在守柔可致,更在知陰陽變化之道。

老子之道非僅守柔,而在知陰陽,知變化乃晝夜現象後用柔。「知其雄,守其雌,為天下谿,為天下谿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」不識雄性剛強之霸氣,焉知所據者為雌性廣大能綿綿不絕之德,亦或歙鬱之氣?而太極剛柔晝夜之道何在?可在招式變化開闔間,所謂一開ㄧ闔謂之變,往來不窮謂之通 ,可在位置高下,可在年歲長幼。

所謂在位置高下,乃在人身腰胯處分,即把人身當易經之內外卦來打,下剛上柔,或內陽外陰,內健外順,下剛如山如健而有止,上柔如風如地而有順,能虛其身而蕩其手,則脊柱有正中旋轉如木鑽土、有上下擺盪如彈竹,然如無健足止地以為有,何以虛身致氣遊緣督而其動也剛?

所謂在年歲長幼,乃在明內外. 幼者身心為柔,內柔外柔,如日初昇,內柔應佐以外強,煽其初火使其活潑心志,以壯初陽之氣,而使剛柔合體。非致其默默然,若老僧入定,力不逮不足以知剛,安何以知柔順之妙哉?「重為輕根」腿弱肌力不足,何以支身而遊刃有餘?故年幼者剛強以之,不宜習高架太極之拳,以外家拳強健其身為上。及其漸長,陳太恢宏飄逸,可剛可柔,可為青年初學者志。及至中老年, 「物欲加身,喜怒哀樂,慮歎變慹,姚佚啟態」,志堅強者死之徒, 以楊太及其高架太極, 柔身虛志專心,外柔其內剛,可不致身心枯槁,雖未得老子云「專氣致柔能嬰兒」之境, 然亦可有「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」之效。

老子之用在治術也, 坊間之論常在守柔, 是以坤卦觀老子之道而小盱也。王弼其論甚全, 謂其道本於易, 通徹陰陽之辨而成。有無何以相生? 難易何以相成? 長短何以相較? 高下何以相傾? 音聲何以相和? 前後何以相隨? 聖人何以處無為之事,能行不言之教,以致萬物作焉而不辭? 此不啻周武剛柔治理之本? 不異善惡相存相成而海納百川乎! 何時用剛? 何時用柔? 曰在其位與在其時。易經繫詞:「二與四同功而異位,其善不同。二多譽,四多懼,近也。柔之為道,不利遠者,其要無咎,其用柔中也。三與五同功而異位,三多凶,五多功,貴賤之等也。其柔危,其剛勝邪?」可為要, 有無化繁為簡久持而不亂之處世之道? 曰唯以守”謙” 。

世事相對相立而存,能超越天下之是非之善惡之剛柔者為”以虛”,老子至境在「致虛極,守靜篤」,莊子之所辯者在致超凡入聖,至「無有為有」之「無何有之鄉」。「道隱於小成,言隱於榮華」,太極拳有中生無終究有其形有其榮華,極其臻境者, 其殆不若禪坐以致虛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逍遙靜篤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